400-0606-500 查询合作机构/学生成绩/教师成绩

教材系列

十一级

Grade 11

简介:

十一级教材适用于13—15岁初中一到三年级的青少年。作为高级阶段初期内容,本级教材在进一步扩展民族民间舞内容上广度与深度的同时,侧重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,使其明晰民族民间舞蹈美感所在,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,合理设置了本级教材的内容。本级舞目多姿多彩,带有鲜明的风格特征。在教材内容上我们遵循着从简到繁,从单一动作元素,过渡到动作短句、表演性组合、综合性组合等,难度逐渐升级。尤其到了这一阶段,更应该从形成之源入手,要让学生知道动作出处,动作本身的文化内涵,学生在此阶段已经有了很好的领悟力,因此老师口传身授、情境式教学法、潜台词教学法等等,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。

本级每一个舞目都有其独特的舞蹈语汇、风格特点、编创手法。例:土家族《摆手舞》、彝族《对对脚》、羌族《云朵中的尔玛》等,就着重开发练习了学生的协调性、灵活性及耐力等方面的素质。福建《偶丫》凭借优美、夸张,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,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,充满着奔放热情和西域风采的西域歌舞《阿拉木汗》以及融合了宗教文化的藏族舞蹈《纳木措弦歌》都是具有很强烈文化内涵的艺术表达样式。又如:傣族《欢乐泼水节》再现傣族人的生活,舞蹈具体写实、即兴、自由,充分的体现了民间舞的特性。山东海阳秧歌《红灯笼》借助灯笼这一喜庆道具,训练学生要“浑身会说话”同时体会山东海阳秧歌一惊一乍的节奏特点,学会用呼吸带动内在力量的进发,控制动作的力度和幅度。舞目的丰富更对教师提出了高的要求,教师在授课前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即将教授的舞蹈的民族常识、音乐、服饰、图片等,例如在讲授蒙古民间舞蹈时,必须详细介绍蒙古族基本体态的形成的原因。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我们从初级的口传身授阶段,到了更高层次的教学阶段。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而舞?为什动情?是什么样的情感产生了如此的舞蹈?通过前十级的学习铺垫,到此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舞蹈的认识已经比较深入,并能够通过本套教材的学习逐步积累对美的敏锐感悟、提升素质修养。

 


十一级舞目

11level class dance

  • 1

    《纳木措弦歌》

    - 藏 族

  • 2

    《阿佤姑娘》

    - 佤 族

  • 3

    《哈哈舞》

    - 蒙古族

  • 4

    《摆手舞》

    - 土家族

  • 5

    《阿拉木汗》

    - 维吾尔族

  • 6

    《偶丫》

    - 福建地区

  • 7

    《红灯笼》

    - 山东海阳秧歌

  • 8

    《云朵中的尔玛》

    - 羌 族

  • 9

    《对对脚》

    - 彝 族

  • 10

    《欢乐泼水节》

    - 傣 族

关闭